从美国学校到职场:在校找工作
去年十月的一天晚上,我又来纽约出差,拖着箱子走进东村一家新开的中餐馆尝鲜。我的注意力基本在食物和手机上,不过邻桌两个年轻同学讨论的一些关键词难免地让我听起来觉得熟悉:简历、刷题、Python、Leetcode……这个话题可以说是留学生日常了。所以根据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我计划写一个相关系列,希望对后来者有些帮助。这是第一篇,讨论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校期间如何更好地准备找工作这件事。
认为我要谈上面四个关键词重要性的请举手。
请放下。这些都是重要的,但是大家也都很熟悉,毋庸我赘述了。我今天主要谈谈除此之外的话题。
你应该找工作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你就应该试一下。美国的OPT计划,本身就是为了我们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而设立的。我们留学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成本,充分利用一下至少OPT的机会,可以说是最大化投资收益的,锦上添花的事情。就算你是学渣(相信我,你并不是),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你也需要这些经历来告诉你自己该如何弥补和改进。
时间和目标管理
我们都知道,由于美国的政策限制,每个毕业生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某个阶段性目标,才可以持续性地在美国工作。简单总结:首先你需要在有限的OPT时间内拿到H1B,之后你需要在有限的H1B时间内完成一定程度的绿卡申请,才可以“无deadline”地在美国工作;之后你需要拿到绿卡,才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在美国工作。你需要早做准备,来尽可能提高可持续在美国工作的概率。
好在你可以根据你自己在学校的时间表,加上这些milestone量化成为你自己的时间线,从而进行准备。例如你参加的是一个21个月的自费Master项目,你的时间线可能是这样的: 所以即使是在最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你也不能忘记及时办理该办的手续。
你需要使用某种可量化的方式管理你的时间线。例如要达成目标“2019年10月申请Google实习”,你需要首先实现“在2019年9月30日之前刷够Leetcode 300道”,或者首先实现“2019年9月申请Amazon实习练手”。
快速迭代
定好了时间线,就可以通过不断的执行一些小的,目标明确的任务来让自己积累经验,达到阶段性目标,螺旋性成长。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瑞·达里奥在《原则》一书中有非常可行的方法,我就直接借用了: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愿望。打开前面的链接,能读就读,懒得读就直接下拉到文中第一张图,你会发现一个螺旋,照做就是。
简单举个例子:星期一你接了Google的电话面试,很不幸地星期二你接到邮件说谢谢你的兴趣但是非常遗憾,那么你应该分析这次面试失败的问题所在:是题目没有解出来,还是思路没有讲清楚,还是写的程序有严重的bug但是当时没有发现。通过这样的诊断,分析,你可以有的放矢:是复习一下不熟悉的算法,还是改善自己面试中的讲解方式,还是更多地练习一些debug查问题的技能。经过反思和改善,周五的Facebook电话面试你就会做得比周一更好。
另外,你也需要加速这个过程。你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模糊(想想计算机缓存),你需要尽快完成你需要做的反思总结工作,以便最高效地获得经验值和提升段位。
一个方法是模拟面试,可以来自经验丰富的同学朋友,也可以是和一起找工作的小伙伴。另一个方法是面试后复盘,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回顾一下面试中做的好的以及不好的方面,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讨论经验心得。
兼听则明
尽可能地多方面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身在美国的学校,和找工作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活动,消息,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直接相关的事情包括:你会去参加学校的Job Fair,去听公司的宣讲会,会在网上看面经,看别人报的offer或拒信,看大道小道消息。间接相关的事情是一些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利用得当可以服务你的最终目标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参加Hackathon来体验怎样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可以Demo的原型,你可以参加某些主题的Meetup来和其他人交流彼此的观点,在观点的交融甚至碰撞中或者收获,你也可以关注媒体或者网络对某个话题的报导和探讨。
一个例子:之前看到“要不要去参加Grace Hopper Celebration”这样的问题。谁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呢?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你需要分析这个会议对你可能带来的帮助,以及是否符合你自己的时间和目标管理方案,从而做出你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平时不太social,是不是可以借此和他人聊天来提高social skill?大会的Keynote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新的灵感?自己是不是可以多了解一些平时不太考虑的公司?自己暴露于一个信息极度充盈的环境是否能够妥善管理?
另一个例子:你是否知道近期各大公司纷纷在传统IT中心(湾区,西雅图)之外扩张(Google在纽约,Apple在奥斯汀,Amazon在两座城市建HQ2)。如果不知道,想一想怎么做可以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以自己为例,我在CMU时发现校园有些地方可以免费领取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如果知道,非常好,思考一下这些扩张对于你的计划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原本的计划是只找湾区的工作机会,那么这些新消息是否意味着你应该评估一下这些地方的求职市场?如果你收到一个纽约的onsite机会,是不是应该去实地看看?
开放心态
是的,你应该和他人分享你的信息,你的经验,你的教训。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的相关理论,我就不展开了,不过道理很简单:做大蛋糕符合所有人,包括你的利益。即使一个公司在某一年的招聘名额是固定的,但一个公司在某个学校招到更多合格的candidate,长期而言这个学校受到的关注会更大,你进入公司之后可以依赖的校友资源也更丰富。当然,肯定会有人担心自己分享但是只被别人利用,这种情况一报还一报即可。
另一方面,你也需要通过分享来获得他人的feedback,西方古谚云“feedback is a gift”,既然是礼物,就意味着稀缺,意味着别人不会随随便便给你。我们面试公司,不管结果正面或者负面,公司往往都是不给你分享任何feedback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去寻找feedback,和自己的同侪分享正是一种寻找feedback的方式。“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你分享时,别人的回应通常对你会有帮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能还要续貂一条,“错则批判思考”。
做你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做你真实的自己(Be your authentic self),你不需要为了找工作去迎合所谓的公司文化,因为你曲意逢迎不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想想自己的长处在什么地方,你的真实自我对你心仪的公司会带来什么帮助,更有必要。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是海纳百川广聚贤才的。
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必取英文名,用你真实的姓名。比如说你叫张小明,你没有必要在简历上写上个没有关联的英文名(例如Simon Zhang),至多放一个临时的,“方便”的,入职时候就扔掉的中间名(Xiaoming “Simon” Zhang)。你应该勇敢地告诉recruiter和未来同事你的真实姓名,告诉他们怎么发音,告诉他们这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自信地,饱满地。
继续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这个系列的后续文章。目前的后续文章有一篇:拿到offer之后,如何选择。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