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了偏差的报导想到的——林肯纪念堂事件有感

2月19日,一名肯塔基的高中生以侵害名誉为由起诉《华盛顿邮报》,索赔2.5亿美元:与杰夫·贝索斯收购该报的价钱持平。这是《华盛顿邮报》自己的报导。此后的3月1日,该报刊发了一篇编者按,文中指出,今年一月份该报的一篇报导上有偏差,原报导之后进行了更正,并给出了后续的更多深入报导。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年一月份,一小段林肯纪念堂前的“冲突”视频在网上疯传并很快得到了媒体跟进。从视频上可以看到的是,一群戴着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川普的口号)棒球帽的高中男孩围着一位美洲原住民老人,其中一名男孩面对面站在老人面前,面露微笑,老人在击鼓唱歌,其他男孩在或唱或喊着什么。这一场面被广泛解读为白人至上的高中生对少数族裔的,带有种族歧视的harass,涉事高中生收到了铺天盖地的指责,迫于压力,那所高中发声明致歉并且表示“考虑包括开除在内的方式严惩涉事学生”。

我当时在推特的“Moments”看到了这件事。当时我看到的有那一小段视频,以及对老人的采访,以及异口同声对高中生们的指责。但说实话,我并没有看出高中生们的行为有报导中说的那么严重:我看到的事实是,男孩面露微笑,我听到的观点是:男孩的微笑是对老人的嘲讽。此外,当时的报导明显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方面:事件的另一方,以及在场的第三方的说辞。

很快随着事情的发酵,更多目击者发声,和更多视频的上传让我们得以知道更多细节:在场的除了原住民老人所在的“争取原住民权益行军”和高中生所在的“争取生命权(反堕胎)行军”,还有一个“黑希伯来以色列人”组织,这个组织首先讥讽和叫骂过往的任何人,包括高中生群体和原住民群体。之后在混乱中,原住民老人和高中生站到了面对面,各自以自己的的方式“试图缓解紧张气氛”。马后炮:如果他们当时开口交谈,那么这一奇怪的对峙局面会很快化解,一场误会罢了。

这件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面对突发新闻,保持冷静,保持独立思考。即使舆论一边倒,例如最初山呼海啸的指责声指向那位微笑高中生时,不要盲从大众,而是区分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是事实(facts),还是观点(opinions)。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够推导出同样的结论。如果自己的结论与之相左,不必急于推翻自己的结论:也许自己需要更多信息,也许自己是对的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深思熟虑过。

在我小时候,我需要自己去关注才能知道天下大事(典型的pull model)。而在网络发达的当代,我们不需要刻意关注新闻,新闻都会传播到我们耳中(push model)。所以,在遇到突发新闻时,与其花时间关注,在众多嘈杂但信噪比低的“第一手材料”中作分析,倒不如“让子弹飞一会儿”,把去粗取精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在尘埃将落未落时,我们会看到更全面,更inclusive的叙事。

更新时间: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