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伦敦
7月16日,我第二次来到伦敦。全文完……了吗?
并没有!但是面对显示器,我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这座已经被充分书写,讨论,描绘和传唱,并且分分秒秒被人类(以及一些人类发明的工具)产生更多内容,并且他们希冀这些内容被其他人,或工具,注意到。我即使写点什么又能增色什么呢?
所以我只能写一点点,我自己,来往伦敦的这几天,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
- 飞机进近希思罗之前会飞过伦敦市区,选择坐在飞机右侧的靠窗位置可以以上帝视角看到主要伦敦景点,例如伦敦塔大本钟。
- 英国入境有两条队伍:英国欧盟美加日韩新1澳新2等等一条道,其他国家一条道。我通过其他国家的道入境,没有排队,一分钟盖章入境,很高兴。过了几天和一个印度同事说这事,他说那是因为我坐的航班是美国来的。如果遇上从印度来的航班,那排个一两个小时队是很正常的。
- 来自中国中小学的游学团随处可见(去年就没有)。在大英博物馆,一个游学团身着“Best Choice Ever”校服,linyard上面有“遇见英国”或者“遇见UK”字样。我庆幸我在希思罗入境时没有没有遇见他们,否则我的排队时间估计也不会短。
- 在晚清百态特展看到了《南京条约》文本。在南京时曾经到处逛但是并没有见到“《南京条约》签署地遗址”,查了一下条约是在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署的,这么说其实我在乘坐浦口到下关轮渡的时候,曾经路过这份文本到过的地方了。
- 在街头漫步,偶然看到建筑物墙上蓝底白字的标识牌“English Heritage”(英格兰遗产)注明某某爵士诞生于此,赶快拍照。走了十来步,又有同样的标识牌“某某名人在这里工作过”又连忙拍照。又走了十来步……我放弃了,拍不完的。
- 在酋长球场的礼品店排队给球衣印名字,前面的爸爸跟我说“抱歉帮我hold一下位置,我送娃去训练,一分钟回来”,他真的一分钟就回来了。目测他的娃六岁。
- 这次决定去吃一次英国名小吃,Fish & Chip,走进一家评价不错的店,门外有大巴,门口有标志“Please wait to be seated”(请等一下我们给你安排座位),里面坐满了中国游客。我等,没人招呼我。我进去问,waiter一脸懵“你和其他人不是一起的吗?”随之“呃,没有位置了,都被他们包下了”。于是这次我还是没有吃到英国名小吃。
- 位于国王十字9¾站台的半截手推车也需要上下班。
- 总有罢工。但即便在铁路罢工的日子,我作为一个游客也并没有感受到任何不便,从伦敦往返剑桥的火车很空,我可以一个人坐四个人的位置。这是我第一次在英国坐火车。
- 商家喜欢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剑桥一家烧烤店,橱窗上赫然贴着“小红书用户推荐的烧烤餐厅!”字样。在剑桥的徐志摩花园,有游客问导游:“是不是剑桥喜欢徐志摩?”导游说:“剑桥不一定喜欢徐志摩,但是喜欢中国游客。”报纸上说,英国大学的“Peak China”(中国学生接受英国大学offer以及来英国读书的比例双双下降)真的发生了,“大事不妙啊”!
- 在剑桥我边走就边听到关于数学桥的传说。版本一:牛顿造的,没有用钉没有用铆,后来的学生把桥拆了想要reverse engineer但是装不回去了,只好用了钉铆;版本二:不是学生特意把桥拆了而是一百年前一把火把桥烧了,新建的桥不知道怎么复现牛顿的技法,只好用了钉铆。不久我自己走到了Queen’s College,花五英镑买了张门票参观,随之附送的一张小地图上写着:“关于这座桥的大多数传说都不是真的。它不是牛顿造的(桥是1749年初建的,那时候牛顿早死了),从开始就用了钉和铆。这座桥也不叫数学桥,就叫木桥。”当我走上
数学桥木桥时,桥下一条船恰好经过,撑船的小哥说:“这座桥就是数学桥,牛顿造的,没有用钉没有用铆……” - 剑桥的新晋网红打卡点,晓田花园,离主要景区有一段距离,不过很好找,把目的地设置为72 Churchill Road,认准停车场对面的小道走进去即可。
- 大本钟对面,威斯敏斯特桥东侧,圣托马斯医院西北角,有“国家Covid纪念墙”,许多人在这里留下了亲人的名字,铭记他们的人生。
我依然对伦敦知之甚少,但我并不介意。
留下评论